二姐回來台灣前po了一張圖片給我,裡頭是一款手機外殼,兔子造型,還有一團毛毛的兔尾巴,模樣超可愛,當下指定了這個桃紅色款。
這是二姐送我的禮物,實在很感動姐姐每一趟回國不嫌麻煩帶來的小驚喜,飄洋過海滿滿的愛,我好喜歡,也會好好珍惜的,謝謝二姐。
二姐回來台灣前po了一張圖片給我,裡頭是一款手機外殼,兔子造型,還有一團毛毛的兔尾巴,模樣超可愛,當下指定了這個桃紅色款。
這是二姐送我的禮物,實在很感動姐姐每一趟回國不嫌麻煩帶來的小驚喜,飄洋過海滿滿的愛,我好喜歡,也會好好珍惜的,謝謝二姐。
粉粿是我自己很喜歡的甜品之一,試做了3次的黑糖粉粿,終於做了一個口感跟甜度都讓我滿意的,Q度取決於地瓜粉和太白粉的比例,這次用的是日本太白粉,台灣的太白粉Q度沒那麼好,日本太白粉做起來口感比較Q,口感怎麼抓呢?如果水是固定的,那就從粉和糖做調節,糖份減少粉類要增加一些,用總重與固定的水搭配,成品就不會太差。
麵包師傅張泰謙,參加『2010年世界盃麵包大賽台灣選拔賽』奪得法國與歐式麵包組冠軍,並在『2012法國樂斯福盃世界麵包大賽』獲得團體組銅牌佳績。他以客家元素為出發,採用東方美人茶入味到麵包中,也就是這一次得獎的麵包作品『香蜜美人』。
前往麵包店採買麵包時,我禮貌性的詢問店員:「請問我可以拍照放上部落格嗎?」,店員很熱情的一口答應我的拍攝,在拍攝的過程中,有一位與張師傅從小一同長大的X先生(忘記問貴姓><)很認真的向我解說店內的特別擺飾並分享張泰謙師傅一路比賽的心路歷程。
之前買的 【 飛馬牌咖啡磨豆機 600N 】,在經過網路上的查詢和實際研磨後,慢慢找出了最適合摩卡壺的咖啡粉粗細,有一次去趁著去品皇咖啡行買用具的機會,在那裡觀看小姐操作磨豆機,順便向店員小姐詢問摩卡壺適合的粗細號碼,小姐建議我摩卡壺可以從『刻度3 』開始試,喝一段時間後如果覺得不適合再做調整,粉磨得太細咖啡會苦,所以我以之前買的咖啡粉粗細為標準,做了一點測試。
在還沒有詢問品皇小姐前,我用了『刻度1.5 』研磨,
吃甜點,這間是我最愛的甜點店之一,這裡的主廚是在法國藍帶廚藝學校學甜點回國開業,我自己覺得很好吃,東西滿精緻的,店家的裝潢也走簡單俐落風,白色的基調,讓空間明亮清爽,不過我個人覺得,位子稍微小了一點,這一家是位於向上路一段的向上店,中友百貨也有分店,不過我還沒去過中友店,下次去中友也要去坐坐。
台中有一家好吃的讚岐手打烏龍麵店,名為『 若柳一筋 』,乍聽之下會不知道這家店賣的是什麼,原來這家店是以烏龍麵做為主要食材,烏龍麵是老闆親手製作的,搭配熬煮醇濃的白湯頭,讓一碗看似平凡的麵食吃起來滋味格外的好,這家店不能外帶,據說是老闆堅持麵要現煮的才好吃,或許也因為注重品質,讓這家店常常高朋滿座,留得住客人的胃吧!
上網瀏覽YOUTUBE祖宜老師的做菜影片,看到這道義式經典開胃菜讓我好心動,做法簡單迅速,有客人來家裡用餐是一道好看也好吃的開胃菜,週末約了朋友來家裡吃飯,想好菜單後,立馬上超市採買食材,這道Caprese一端出來讓朋友與前來充當二廚跑堂的佑先生讚不絕口,是一道很成功的開胃沙拉,一定要試試看!
好久沒有做果醬了,說到莓果,不管是新鮮的還是冷凍的,好市多都比食品材料行賣的便宜份量也大,用來做果獎在適合不過了,蔓越莓單吃本身帶一點點微苦,所以我加入很多糖,據說加葡萄味道會更好,下一回再來研究研究。法式果醬的做法水果與糖比例是1:1,不過這個比例對我來說太甜太甜了><,也因為減低糖份會影響保存期限,手工果醬放不久,趕緊交代身旁的親友要盡快吃完,否則放到壞就可惜了。
在網路上看到一塊塊紫紅色的紫米年糕,顏色好美讓我忍不住想自己做看看,印象中做年糕好像挺麻煩的,一直不敢嚐試怕糟蹋了食材,第一次自己試著做年糕,全程參考大麥町太太的【紫米紅豆年糕】 ,大麥町太太的文章有圖文解釋,讓我這個新手可以依樣畫葫蘆,像不像,三分樣,賣相是差強人意,不過吃起來好Q好軟,真的好吃,由於原作食譜上的分量對我家來說太多了,所以我把食譜的食材各自減半,比例不變步驟照著做,真的有小小成功耶!被我矇到了~哈!
一直以來很喜歡芥末醬的味道,之前的第戎芥末燉肉味道很美味,這次找到一瓶芥末籽醬,是法國藍帶的品牌,因為很好奇味道是不是像簡介上說的那麼好,所以就買來嚐嚐看,雖然大家都說,芥末籽醬最好不要高溫烹調,直接當沾醬是最適合的,但是就是非常好奇和肉一起燉煮的味道,果然,煮好了味道真的好好吃,芥末醬真是個神奇的東西,不管是沾的、煎的、烤的、燉的,搭配芥末醬都好吃,我這樣說好像購物台在拍賣,總之,好愛這個味道喔!
很久之前奧利佛的美食節目,看到奧利佛用黃芥末和蜂蜜來烹飪肉品,覺得美味極了,大多都是將芥末及蜂蜜調成醬汁,將煎或烤好的肉沾著吃,我則是前一天先用調味料將豬肉排醃漬一個晚上,經過了一夜肉排已經非常入味,所以不需要另外沾醬直接夾著美生菜一起吃,肉與生菜吃起來爽口,也非常有飽足感。
上次做全麥吐司的全麥麵粉還剩很多,想著怎麼把它快點用完,留一點早上用來做全麥蛋餅皮,其餘的就都拿來揉饅頭吧!
在揉麵糰時,想起佑先生之前跟我說的小故事,他說,他爸爸當兵的那個年代大概是民國50年,被分配到廚房裡當伙房兵,負責整個部隊同袍的五臟六腑溫飽任務,全連的人那麼多,又都是年輕力壯的青壯年,供應餐點一定要能夠吃粗飽,伙房兵就這麼幾個人,為了效率也省事,所以煮起飯來一定是大鍋炒,做饅頭也是一大鋼盆一大鋼盆的大鋼揉。